越南經濟承壓,通脹高企、增長不及預期、失業攀升、出口受阻且外資撤離。制造業受全球需求疲弱,尤其受歐美市場的拖累,加之美元融資成本高、電力短缺和投資環境惡化,外資流失加劇。部分外資制造業正流回中國。
當前,越南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多個宏觀經濟指標亮起紅燈,尤其是通脹問題日益嚴峻。越南8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至3.45%,較去年同期上漲4.08%,遠超年度目標區間下限,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
由于供應波動、全球價格波動以及電力、交通和旅游等服務的需求增加,預計通脹將繼續上升,越南落后的基建、美元潮汐收割效應、企業債務到期、融資成本、原材料及商品供應鏈困境等不利條件都可能會對越南經濟增長步伐和通脹上升后對金融市場將產生較遠影響。
此外,越南落后的基礎設施、美元潮汐效應、企業債務到期、融資成本上升以及原材料與商品供應鏈困境等不利因素,進一步加劇了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新出口訂單增長放緩,企業信心連續下滑至年內最低水平,反映出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對越南這一出口依賴型國家的沖擊。
勞動力市場方面,越南同樣面臨挑戰。失業率上升,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達11%,農村地區失業率更是超過城市地區,達到12.8%。這表明越南在享受年輕勞動力紅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就業結構不合理和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
更為嚴峻的是,越南制造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全球需求疲軟,特別是美國和歐盟經濟增長乏力,越南制造業出口受到重挫。數據顯示,越南對這兩個主要出口市場的商品出口占比高達42%,但今年8月出口額環比下降21.5%。同時,美國對越南的貿易逆差持續擴大,進一步加劇了越南經濟的外部壓力。
外國企業在越南的投資環境也趨于惡化。越南工商登記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有近10.4萬家企業退出市場,同比增長21.6%,顯示出在國內外需求疲軟背景下,新企業投資和新訂單暴跌,制造業新生力量停滯。同時,銀行因擔憂不良信貸而收緊抵押貸款,民間投資尚未恢復,服務業也因通脹壓力而失去動力。
出口和制造業作為越南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正面臨來自美國和歐盟等主要市場的阻力。由于這些市場經濟增長疲軟,越南的出口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紡織品和服裝等傳統出口產品。此外,管理混亂和電力短缺也加劇了制造業的困境,導致國際制造企業關停和撤出越南。
越南經濟對美元債務的依賴程度較高,這使其極易受到美元潮汐效應的影響。分析認為,越南經濟制度轉型緩慢、產業結構單一、附加值低等問題導致其在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時顯得尤為脆弱。隨著美國開啟降息周期并持續收割全球經濟,越南經濟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
自2023年以來至今,國際資本在越南的總投資同比大幅減少了31.1%,包括越南制造業在內至少有超過1560萬億越南盾的資金已經從越南撤離,成為越南經濟失去亞洲供應鏈的風向標,同時,越南更是面臨嚴重衰退的風險,越南經濟奇跡或將現回原形,或將衰退20年,特別是那些嚴重依賴出口的行業,這在美國因債務風險不斷飆升開始收割越南的過程中將會變得更加復雜。一些原本從中國轉移至越南的制造業供應鏈開始重新考慮其布局。富士康等知名企業已撤回部分設備和模具,重返中國市場。這些企業發現,中國的勞動力素質更高、技術更熟練、生產效率更高,且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總體而言,越南經濟正面臨多重挑戰和不確定性。國際資本的撤離、出口市場的萎縮、勞動力市場的壓力以及金融市場的動蕩等因素相互交織,使得越南經濟面臨嚴重衰退的風險。